值此,財政部正如荼如火的推動房地合一的稅制改革,為了貫徹所謂的居住正義或土地正義政策,我們先來看看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是如何規定的,基本國策針對國民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根本大法裡規定的基本國策就是「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民生的均足」,反思台灣的現況呢?是貧富差距日趨嚴重,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靠不動產致富的人或企業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再看看憲法規定的土地政策---「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人民依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
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政府並得照價收買。附著於土地之礦及經濟上可供公眾利用之天然力,屬於國家所有,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受影響。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不是明文規定「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怎麼非因勞力資本增加的土地價值全跑到富人身上了呢?這就是土地的不勞而獲,沒有歸人民共享,絕對需要檢討與改革,修正政策方向。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在以農業為主的時代,農地的土地改革是算很成功的,連美國哈佛大學和法國的頂尖學者,都常到位於敦化南路的土地改革館及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取經研究及學習,國民政府遷台以後,中國土地改革協會是集結黨政高層決策人士,發揮增進土地政策決策的功能,幫助政府推展各階段的土地改革,例如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農地農有、農地農用等等,成效斐然!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為了近期的稅改議題,特地舉辦論壇「房地產稅制改革---財政部版以外的聲音」,現場座無虛席,媒體與民眾踴躍加入討論,可見社會十分重視這項議題。
靜下心來想一想,如今的台灣,是走入工商時代以後,腳步開始有點亂了,還是國家的土地政策方向失焦了,怎地就變成不是平均地權,沒有節制私人資本,民生無法均足,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無殼蝸牛巢運和居住正義的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呢?
處理土地問題的四大步驟是---發現土地問題,研商土地政策,完成土地立法,貫徹土地行政,如今的台灣,早就到了,需要再一次土地改革的時機,不是僅僅做稅制改革而已,倘國家僅因財政困窘,在稅制上增加房屋及土地的交易稅課徵,卻遺漏了再次推展土地改革,那將繼續陷入頭痛醫頭的謬誤。
目前,幾個大力倡導稅改的公民社團,其領導人中,很多都是地政人出身,例如花敬群及彭建文教授,政府需要借重他們的獻策,同時讓土地改革和稅制革新併行,亦即,除了財政部積極推動稅改政策立法以外,內政部也需要就土地政策動起來,修改平均地權條例,增設配套措施,讓實價登錄可以正式成為實價課稅的依據,並貫徹大幅調升公告現值及公告地價的政策,使漲價歸公及增加土地持有稅的政策,能以真正落實。
前些日子,筆者曾對政府推動實價登錄壓迫地政士的部分政策,有所微詞;但政府推動實價登錄的成效,確實是一件超大的正面政績,讓台灣結實又完整的挺進世界級不動產透明化的先進行列,值得鼓勵與讚譽!這是土地正義的一步,期盼政府繼續拿出智慧,完成新一代土地改革和稅制革新的歷史大業!
【2014年11月24日上午12:38/台灣新生報/記者世忠特稿】
留言列表